
來解釋一下歌德式 (GOTHIC) 的意思,主要我是參考聯經出版的<<外國古建築二十講>>,以及米其琳的Green Guides。
歌德式建築起源自十二世紀的法國北部,巴黎近郊的St. Denis修道院算是第一個典型。由教會建築開始,哥德式風格主宰了中古黑暗時期的各項工藝美術風格直到文藝復興時期。
為什麼叫做哥德式 (GOTHIC) 呢?GOTHIC其實本是滅掉西羅馬帝國的蠻族名稱,從以義大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觀點來看,中古黑暗時期,其實整個脫離了承襲自古羅馬的正統藝術文化體系,是野蠻的,於是稱之為哥德式的。有點類似古漢族老以匈奴、鮮卑之類的貶低字眼來稱呼強悍的外族。但之後哥德式就拿來專指十二世紀之後的某種特定類型的建築乃至各項藝術風格了。
大概解釋了哥德式這個字眼的意義,接著我想指出哥德式教堂共有的特徵。不過那是下一篇了。
照片中是我在Rothenberg ab der Tauber吃的晚餐。德國海產比起台灣算是貧脊的,新鮮度那更是不用比了。這條魚看起來不小,其實有肉的地方不多。不過料理的方式很令人懷念,因為像是台灣風味的糖醋味道。他們用了柑橘類的果汁取代醋,於是多了點清爽卻又柔嫩的香氣。